10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滇西楼812室举办第二届“致远杯”演讲比赛。本次比赛由普洱学院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萍,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丽亚,以及王洪刚、杨忠琪老师担任评委,学院23名学生参赛。
比赛中,选手们结合自身经历、历史回溯、家族记忆及地方特色等,用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深刻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有的选手以先辈民族团结故事为引,激励青年传承民族团结基因;有的选手分享三代人接力戍边的家族记忆,展现坚守边疆的奉献精神;有的选手立足普洱地方特色,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切入,生动展现各族人民携手共建家园的动人篇章。选手们的演讲既抒发了对国家发展的美好憧憬,也展现了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传承。
赛后,评委代表杨萍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台风形象等维度进行点评。她强调,“演讲需兼顾‘演’与‘讲’的融合,既要内容扎实,也要通过情感表达与肢体语言增强感染力”,并对选手们的综合表现给予肯定。

经过激烈角逐,杜怡函、王子柔两位同学脱颖而出,将代表学院推荐至学校参加复赛。
此次比赛为马院学子搭建了展现青春风采、抒发家国情怀的实践平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比赛,青年学子实现了从民族团结“见证者”“讲述者”到“践行者”“传承者”的角色进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作者:
文/李梓瑜 24级思政(1)班
图/杜有籼、段玉红 24级思政(1)班